新华社厦门7月5日电 题:福建厦门精准预警提高反诈效能
新华社记者黄景鸿
日前,厦门市公安局湖里分局接到预警指令:市民李先生疑遭“股票投资”诈骗,已取现4.8万元准备赴外缴纳“保证金”。禾山派出所民警林辉跃立即致电劝阻,李先生坚称取现是还债。民警持续拨打电话的同时,紧急协调海沧分局警力拦截车辆。最终,民警找到李先生,现场剖析骗局使其醒悟并停止了付款。
这场成功的劝阻,正是厦门在全国首创网络、通信、资金三维预警技术的实战缩影。
与传统的电信诈骗相比,现在的诈骗依赖的网络数据规模庞大、传播链路复杂。如何抢先一步找到潜在受害对象并实施拦截,是公安机关破解反诈难题的关键。
“面对海量网络数据与复杂犯罪链条,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建成跨行业动态信息库,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精准识别诈骗网站和APP,锁定潜在受害人。”厦门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叶旭锋说。
在找出被骗子盯上的潜在受害人后,如何有效预警、精准劝阻,成为破题的关键。叶旭锋介绍,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联合通信运营商研发智能预警模块,每天从上亿通电话中精准识别、实时阻断诈骗电话,2020年以来,已经累计识别并阻断诈骗电话434万余通。
展开剩余47%“为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提升效率,我们对预警实行分级处置。”厦门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反诈工作处处长胡建跃介绍,紧急预警等同110警情现场处理;高危预警要求民警24小时内见面劝阻;中低危预警由派出所联合社区网格员、志愿者限时上门宣防,确保对潜在受害人“找得到人、见得着面、说得上话”。
2025年5月20日,厦门市筼筜派出所接到紧急预警:辖区居民邓阿姨下载涉诈APP,面临交友诈骗转账风险。派出所社区队队长蔡海滨立即将邓阿姨约至派出所阻断其与诈骗分子联系。派出所组建专项劝阻小组轮番劝导,通过播放警示视频、剖析同类骗局,历时两小时终使邓阿姨幡然醒悟。民警现场协助其卸载涉诈APP、删除诈骗联系人。
“预警机制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有效压降电诈警情的新路径。”厦门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民警洪恒亮表示,尽管初期工作量有所增加,但预警指令经过实战检验,展现出较高准确性。
自2020年以来,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成功阻止15.64万名受害人继续汇款,避免群众经济损失达27.75亿元,冻结、止付、返还资金数量连续5年同比提升,全市电诈警情连续5年同比下降。(完)
发布于:北京市长宏网-成都配资网-炒股配资服务-配资公司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