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开始阅读之前,诚挚邀请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更丰富的互动体验,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女性地位极其低微,根本没有资格参与政治。《尚书·牧誓》中有句古话:“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说,母鸡不会打鸣,象征着女人不应干预政事,否则家庭将走向衰败。既然母鸡不打鸣,那么深居后宫的女人自然也就被排除在政治之外。
然而,历史的车轮并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停滞,男性统治者们希望杜绝后宫干政,不过是一厢情愿。回望中国历史,后宫干政的例子屡见不鲜,尤以唐代的武则天和清代的慈禧太后最为典型,她们更将后宫干政推向了顶峰。
展开剩余85%---
一、牝鸡司晨:中国历史上权倾天下的两位女性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后宫干政并非罕见,而能够真正掌控朝政大权、左右天下的女性也不少,但能亲自登基称帝、坐拥天下的,只有武则天一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14岁时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嫔妃。尽管她心怀强烈的权力欲望,却未能接近李世民,直到太宗驾崩,她依然只是一个无名的小妃。太宗去世,命运却为她打开了另一扇门。
作为前朝皇帝的嫔妃,按照礼制她被送去寺庙削发为尼,后来借助与唐高宗李治的旧情重返宫廷。入宫后,武则天迅速获得了李治的宠爱,不久便为他生下皇子李弘。入宫第二年,她被晋升为二品昭仪。
655年,唐高宗以“阴谋毒害”废掉王皇后与萧淑妃,随即立武则天为皇后,举行了正式的册立仪式。由于高宗体弱多病,无法亲政,武则天开始实际掌控政务。许多政策在她和高宗的共同决策下推行。
高宗去世后,李显继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此时武则天已掌握实权,几乎不将皇帝放在眼里。次年,她迫使李显退位,立李旦为帝,自己继续临朝称制。
权力的渴望永无止境,武则天不仅满足于临朝称制,更想亲自称帝。690年,她改国号为周,自封为圣神皇帝,自此大唐的江山由她一手掌控。
相比之下,武则天的干政稳固了国家,将唐朝推向鼎盛,而慈禧太后的掌权则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
二、慈禧太后:清朝末年的权力巨擘
清朝初期严禁后宫干政,祖训和法令中明确规定,幼主即位需辅政大臣辅佐,后妃不得干涉政治。努尔哈赤曾明文禁止后宫插手朝政。
咸丰帝去世后,八位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载淳皇帝治理朝政,但慈禧太后不甘心坐视权力旁落。她凭借聪明才智,与慈安皇后及恭亲王奕訢联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了辅政大臣。
奕訢担任议政王掌管朝政,慈禧和慈安则垂帘听政。慈安去世、奕訢老迈后,慈禧完全掌控朝政。根据惯例,光绪帝成年应掌权,然而慈禧对权位难舍难分,迟迟不肯还政。
光绪帝意欲自立门户,联合康有为等人推行维新变法,却仅维新百日便遭慈禧强力镇压。光绪被软禁,戊戌六君子被处死,新法被废除。此后十年,慈禧专权亲政,内忧外患不断,清朝逐渐走向灭亡。
---
三、后宫干政缘由及依托力量解析
纵观中国历史,后宫干政屡见不鲜。为何会出现后宫干政?她们凭什么能够掌控政权?
首先,从后妃自身来看,强烈的权力欲望、出众的政治才干和姣好的容貌是其基础。若无倾城容颜,难以入宫,更别说获得皇帝宠爱,断了干政之路。以武则天为例,若不是她凭借美貌先俘获太子李治的心,再赢得高宗宠爱,恐怕难逃厄运,更别提后来的女皇地位。
其次,强烈的主观意愿驱动她们不顾一切追逐权力。慈禧若无这般欲望,也不可能冒死与辅政大臣决斗到底。再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老练手腕,是后宫女性能在权力斗争中立足的关键。
其次,皇帝若无子嗣、年幼或身体虚弱,便为后宫干政提供了“合法”契机。没有儿子时,继承权存疑,皇后自然拼命争取权力;年幼皇帝则需辅政者,往往由母亲或祖母代行朝政;病弱皇帝同样无力亲政,皇后因此有机会插手政务。西晋贾南风、唐朝武则天即为典型。
最后,外戚、宦官与大臣组成了后宫干政的坚强后盾。后妃往往得家族(外戚)、宦官势力及朝中大臣支持,形成利益联盟,确保政治势力稳固。她们的干政绝非孤立行为,而是权力集团博弈的结果。
---
四、后宫干政:功过是非,见仁见智
后宫干政本身是封建皇权体系中复杂且耐人寻味的现象。历代史学家多持批判态度,认为其弊端多于功绩。部分原因是后宫干政往往伴随政治混乱,且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妇女不宜干政。
但我们应看到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后宫干政虽然可能扰乱朝局,助长外戚和宦官专权,激化后宫争斗,但也有积极面。它能充当皇帝的智囊团,协助治理国家,缓解皇位继承的危机,促使权力平稳交接。
---
结语:
亚里士多德曾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不仅适用于男性,也同样适用于女性。尽管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普通女性无权插手政治,但历史上有那么一群女人,她们凭借美貌入宫,进入权力中心,在风云变幻的宫廷中卷入残酷的权力斗争。
她们抛弃妻子与母亲的身份,追逐权力与荣耀,誓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或被视为异类,或被贴上“红颜祸水”的标签,但无论如何,她们都是敢于挑战传统、争取权力的巾帼英雄。
在血雨腥风的权谋角逐中,她们发出响亮的声音,也代表了无数被压迫女性的呐喊。
---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新唐书》
《清史稿》
发布于:天津市长宏网-成都配资网-炒股配资服务-配资公司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