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说过邻居好心收留远亲,结果反而被占了房子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对待难民的态度,其实有点像这种情形。并不是不愿意帮助,而是因为过去在好心收留后,自己却遭遇了严重的损失,伤痛实在太深,教训铭刻在骨子里,无法忘记。
从晋朝到明清历史上,不少次的尝试帮助外来者,最终却差点把自己家底赔光。这些历史的教训,对我们国家而言,犹如警钟长鸣。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因内部分裂,南匈奴因不敌北匈奴,于是向汉朝请求归附。出于“以夷制夷”的战略考虑,刘秀将河套地区一带肥沃的土地划给南匈奴,并且每年提供粮草、牲畜和丝绸。然而,这个决策却为百年后的动乱埋下了隐患。西晋末年,南匈奴的首领刘渊趁着“八王之乱”起兵反晋,并于永嘉五年(311年)攻占洛阳,这场“永嘉之乱”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匈奴骑兵肆意在中原烧杀抢掠,晋怀帝被俘,数万名王公贵族和百姓被杀,洛阳的宫殿也被焚毁。此后,北方人口锐减,汉人比例从三分之一降至不足四分之一,最终开启了持续了135年的“五胡乱华”时期。
展开剩余65%历史上的类似情况并不鲜见,突厥灭国后,大量的突厥遗民涌入唐朝,朝廷安置他们在边疆,部分突厥人甚至逐渐走上了仕途,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安禄山。安禄山通过他的军事才能和对唐玄宗的阿谀奉承,最终掌握了河北三镇的兵权。天宝十四年(755年),他联合史思明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安史之乱。叛军攻占长安、洛阳,导致唐朝人口从5291万急剧降至1700万。杜甫在《春望》中写下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便真实反映了这场浩劫带来的破坏。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率领他的通古斯部落因气候变迁南迁,明朝政府将他们安置在辽东。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号召统一女真各部,并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1644年,清军趁李自成起义之际攻占山海关,明朝灭亡,导致了汉族政权的中断近三百年,史称“甲申国难”。
在现代,我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未完全发展的国家之一,2023年的数据表明,全国仍有1036个县未普及高中教育,许多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部分学校甚至缺乏基本的信息化设备。在医疗方面,三甲医院的挂号等待时间平均超过3小时,专家号的黑市价格达到数百元,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则严重不足,许多乡镇卫生院连常规手术都无法开展。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也在面临难民问题的挑战。荷兰在接收乌克兰难民后,出现了显著的文化割裂现象
发布于:天津市长宏网-成都配资网-炒股配资服务-配资公司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