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骨记》
暮春三月,我踯躅于天津卫的街巷。这座城向来是极有意思的,既端着前朝遗老的架子,又敞着海河码头的襟怀。洋楼与胡同犬牙交错,仿佛要把百年的沧桑都嚼碎了,和着大麻花渣滓一道咽下肚去。偏生在这般地界,竟藏着一处教人瞠目结舌的所在——赤峰道上那座\"瓷房子\"。
初见时,日光正斜刺里劈下来。但见那围墙已非砖石垒就,倒似打翻了王母的百宝箱,无数碎瓷片在墙上痉挛着,闪烁着,活像千万只青白眼。我疑为幻视,走近了瞧,才知是明清年间的古瓷,本该在玻璃匣子里供人瞻仰的物事,此刻却成了建筑的皮相。釉色在光下流淌,恍若时光本身在墙面上溃烂化脓。
展开剩余67%及至内院,更觉骇异。一幢法式小楼生生被瓷片裹成了怪物,檐角挂着宋瓷的残肢,窗棂嵌着元青花的断骨。友人张着嘴,活似条搁浅的鱼。后来才晓得,这原是民国时某位闻人的宅邸,经了战火与岁月,早成了具空壳。偏有个唤作张连志的痴人,花了八年辰光,将七亿瓷片、数万件古瓷、三百尊石像,连同二十吨水晶玛瑙,统统糊上了这具残骸。
游人们在此间穿行,鞋底碾过历史的碎屑。有啧啧称奇者,谓其\"碎瓷涅槃\";亦有心悸欲呕者,嫌其\"密若蜂巢\"。我倒想起幼时见过的锔碗匠,把破碗用铜钉箍起来,裂缝里淌着黑漆漆的树脂。这瓷房子何尝不是件巨型的锔活?只不过锔的是整部中国瓷史。
而今它挂着4A景区的金匾,被洋人列入\"全球十五大奇馆\"。看客们举着手机蜂拥而至,在瓷片拼成的龙凤前挤眉弄眼。这光景,倒与百年前租界里的洋商观摩\"东亚奇观\"颇有几分神似。只是不知那些瓷片覆盖的砖缝里,可还渗着当年苦力的血汗?
离园时暮色已沉,整座瓷房子在夕阳里燃烧。忽然悟得,这满墙碎瓷何尝不是种倔强——纵使粉身碎骨,也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愿每个破碎的梦都能如此重生,每段沧桑岁月终将化作璀璨。津门海风依旧,吹不散这瓷片上的千年火光。
发布于:山西省长宏网-成都配资网-炒股配资服务-配资公司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