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1日,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在长江沿岸打响。在长达42天的渡江战役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驾驶着简陋的木帆船,冒着敌人的炮火强渡长江天险,最终成功突破敌军防线。如今,在安徽安庆望江县的漳湖镇回民村,一座朴实的纪念馆默默记录着这场战役中一个鲜为人知却感人至深的支线故事。
这座纪念馆虽然规模不大,却通过精心布置的实物展品、历史照片和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75年前发生在这个小村庄的动人故事。在宏大的渡江战役历史画卷中,这段往事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它却最真实地展现了当时军民同心、共赴国难的深厚情谊。
展馆中央,一组栩栩如生的雕塑再现了当年的渡江画面。解放军战士们紧握钢枪,目光坚定地望向对岸。他们乘坐的木船在湍急的江水中起伏颠簸,但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必胜的决心。这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穿越时空依然令人动容。
展开剩余67%一组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了回民村村民夜以继日为解放军赶制渡江船只的场景。照片中,村民们或锯木料,或钉船板,虽然条件简陋,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这些泛黄的照片仿佛能让人听到当年热火朝天的劳作声,感受到那份真挚的军民鱼水情。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渡江船只出自村民之手,就连掌舵的船工也都是当地村民。展馆虽未展示战斗场景,但看着这些简陋的木船,谁都能想象到当年渡江时的惊心动魄。在枪林弹雨中摇橹前行,这些普通村民需要多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望江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渡江战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展馆内收藏的各类报纸剪报,从不同角度记录着这场战役的点点滴滴。泛黄的纸页上,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组渡江突击队回民水手的照片。照片中的年轻人意气风发,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如今这些英雄大多已步入耄耋之年,但相信每当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心中依然会涌起无限自豪。
展馆最珍贵的展品之一是一张已经泛黄起皱的渡江船工证书。虽然历经岁月洗礼,证书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就像75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渡江战役一样,每一个为胜利付出生命的英雄,都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发布于:天津市长宏网-成都配资网-炒股配资服务-配资公司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