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历史的烽火岁月中,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与领土完整,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在众多珍贵的历史影像中,有一张照片总能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照片中,一位年轻战士躺在病床上,身旁的女护士正俯身给他一个深情的拥抱。许多人初次看到时,都以为这是一个凄美的战地爱情故事——即将奔赴前线的战士与心爱的护士恋人诀别的场景。然而,当了解真相后,人们才明白,这背后蕴含的是比爱情更为崇高的情感——那是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
时间回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刚结束内战的越南开始对外扩张,不仅入侵柬埔寨,还不断在中越边境制造事端,甚至非法占据了中国南沙群岛的多个岛礁。面对越方日益猖獗的挑衅行为,中国在1979年发起了自卫反击战。虽然我军最终取得胜利并撤出越南,但越军并未就此收敛。
展开剩余81%据新华社报道,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越军仍持续骚扰我国边境地区。在随后的五年里,他们多次向我方农场、学校和村庄开火,造成235名边民和军人伤亡。边境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留下来的居民也生活在恐惧中——孩子们无法安心上学,农民们不敢下地劳作。
位于中越边境的老山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1979年被越军占领后,他们在此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老山主峰海拔1422米,是中越边境的制高点之一,与八里河东山形成天然屏障。越军控制老山后,不仅切断了重要交通线,还能直接监视我国境内25公里的纵深地带,这对我国边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收复老山势在必行。
驻守文山州的昆明军区第十四军第四十二师官兵,在1979年后多次击退越军的挑衅。越军因此不断加强老山防务。到1984年,眼见越方变本加厉,我军开始秘密集结兵力。参战官兵既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热血沸腾,又深知任务的艰巨。为隐蔽行动意图,部队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老兵回忆说,他们昼伏夜出,运输车辆都进行了伪装,成功躲过了越军的侦察。
为突破越军坚固防线,我军做了充分准备。战斗打响前,18个炮兵营的400多门火炮对越军阵地进行了长达26天的猛烈炮击。这场炮火准备成效显著,摧毁了越军指挥所、弹药库等400多个重要目标,甚至全歼了其一个炮兵营,为后续进攻扫清了障碍。
但战斗依然异常艰难。老山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恶劣,越军布设的雷区更是危机四伏。我军采取先炮火压制,后快速突击的作战方案。经过激烈战斗,到1984年5月15日,我军成功收复了老山、者阴山等战略要地。
不甘失败的越军随后发动疯狂反扑。从1984年8月起,战事进入胶着状态。直到1989年,越军仍在不断袭扰。特别是在1985-1987年间,我军付出了重大牺牲,许多年轻战士倒在了敌人的炮火和地雷阵中。
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医护人员同样在生死线上奋战。年轻的战地护士张茹初到老山前线时,就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面对简陋的医疗条件和源源不断的伤员,她从未退缩。每当有战士因触雷重伤被送来,她总是用娴熟的医术和温柔的话语给予救治和安慰。
1986年7月的一天,炮声依旧在远处回荡。张茹正在紧张工作时,两名战士抬着一名重伤员冲进帐篷。伤员赵维军因踩到地雷陷入昏迷。经过全力抢救,他虽暂时苏醒,但伤势已回天乏术。当意识到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这位年仅20岁的战士向张茹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护士姐姐,能抱抱我吗?张茹含泪将他轻轻拥入怀中,在他额头上留下轻轻一吻。这个感人的瞬间被战地记者定格,成为流传后世的《死吻》照片。
退伍后的张茹始终无法忘记那些年轻的生命。2011年,她发起使命之旅,历时5年走遍全国,为牺牲战友寻找家人。2015年,在甘肃榆中县烈士陵园,她终于见到了赵维军的父母,将29年前那个最后的拥抱的故事告诉了两位老人。
如今,已退休的张茹仍在继续着她的寻亲事业。她说,这些为国捐躯的年轻生命,应该被永远铭记。那张《死吻》照片,不仅记录了一个感人的瞬间,更镌刻着那个特殊年代最纯粹、最崇高的战友情谊。
发布于:天津市长宏网-成都配资网-炒股配资服务-配资公司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